在线留言 客服及时处理
门诊热线 028-62520775
ts12012066微信问诊
心理平衡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,即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,能有效地应对日常生活、工作和学习的压力,为家庭和社会做出贡献。
心理平衡标准:
不对自己不苛求、不要处处与人争斗、对亲人期盼不要过高,暂时离开困境,适当地停下来,对别人表现出善意,帮助别人做事,积极向上。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健康、正常活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。受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,尤其是幼年家庭的教养方式,对心理健康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。心理健康强调能在社会、生产、生活中与他人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,能很好地处理生活中的各种情况。
心理健康标准:
1、有适度的安全感、自尊心和对自己成就有价值感。
2、 自我批评应当适度,但不得过分吹嘘和自我批评。
3、在日常生活中,它具有适度的主动性,不受环境的影响。
4、理性、现实、客观性、与现实的良好接触,容忍生活中的挫折,不过度幻想。
5、适当地接受个人的需要,有能力满足个人的需要。
6、有自知之明,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标,能够客观地评估自己的能力。
7、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和谐,个人价值观可以适应社会标准,专注于自己的工作。
8、有现实的人生目标。
9、有能力从经验中学习并适应环境的需要来改变自己。
10、良好的人际关系,有爱与被爱的能力。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,我们可以保持我们的人格,既不过分奉承也不过分追求社会认可。我们有独立的判断是非的意见和标准。
忘记密码?
登录 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